资讯详细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设计指南 > 详细页

日光之下 并无新事

2017-03-23 19:34  浏览:60  编辑:焦点家居网友

《圣经·传道书》上有句话: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个家诠释了它: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英国剧院的Nosmoking红木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瑞典的柠檬黄台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标准牌缝纫机底座的桌子、

都在眼皮小姐的家里,

她的朋友说,

你应该印个家的游览地图放在门口,

供来客自行取阅,

以免不留神错过了有趣的“景点”。

结识它与它对话

身为一个vintage店主,我眼里并没有一个家该有的定式,当年和老公只看了两三处便选中了这套没有电梯的顶层老房子,只因它南北通透,复式结构带阳光房,在拥挤忙碌的北京三环里自带着几分闲散气质。之后的硬装结构和水电几乎没有大改,最大的工程是照我画的设计图做了许多木家具。楼下窗边可以躺着冬天赏雪夏天看月亮的地台、阳光房占一面墙的铁网白书柜、每天和先生吃饭聊天的吧台、每一扇镶着老把手的房门……都是师傅手工做成。

(一进门除玄关外,还有这一处改造。为了空间布局和使用方便,眼皮小姐大胆地把盥洗台放在了外面,不但实用,而且也很美观。)

(左侧的餐桌吧台区,里面是客厅和舒适的阳台区。)

我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从小作为“别人家的孩子”,我的目标就是像《欢乐颂》里的安迪那样,成为独立干练的成功职业女性,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确定也不在乎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但有两件事决定性地篡改了我的人生目标,一是从大一开始和先生谈了至今十二年的恋爱,二是老货对我有莫名的吸引力。先生给了我变幻世事中厚重的安全感,老货给了我平淡生活中探索的好奇心。于是,我从标准小白领变成非典型店主,家也成了我的博物馆和游乐场。


(客厅里的黑板墙。)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vintage老物情怀

“老货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绝对不能没有老货”,《圣经·传道书》上有句话:“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是一个规律,人终要走向生老病死,东西也要变旧,在阳光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历史不断循环,不断重复。但旧物里的故事像时光的向导,带我领略别时、别处的文化与人情。第一次接触旧物,是在爷爷家看到一大袋各式各样的毛泽东像章。幼年的我深感新奇,缠着爷爷讲他参军的故事。十七八岁来北京,没事就跑城南旧货市场,夏天拿两瓶冰可乐,我一瓶大爷一瓶,就开始聊,当时还淘到不少复古包。

(客厅区的书架。)

结婚时穿的婚纱来自20世纪20年代,家里随处可见来自各国的老东西……旧物是我欣赏世界的窗口,也是我相看不厌的挚友。作为时间的证据,旧物裹挟的是记忆,时光因这些物件有了形状和血肉,凝固住生命里的点点滴滴。

(客厅区和餐厅区的收纳柜。打字机还是可以用的。)

沙发旁边的雕花老木柜是在五道口逛街时从一家服装店橱窗陈列里看到的,店主从泰国背回来,被我软磨硬泡好说歹说地割了爱。次卧的鹿头是在上海的古董咖啡店淘来的老东西。老保险柜也是从上海托运回来的。

(客厅沙发一角。)


(组合柜体设计的餐厅吧台区。)

(楼梯间的下方是隐藏式收纳柜,可以拖拉出来。)

(休闲次卧,偶尔学画画,桌上的画像是我给老公画的肖像。)

次卧里摆着一个20世纪初胜家缝纫机的花片残件,这台珍贵的老缝纫机买时和国外卖家来回邮件仔细交代,来时却还是因包装不当碎了,拆开的那一刻如同失恋了一般心痛,不是因为财物的损失,而是因为折损了一件珍贵的老货。

(男衬衫缝制的窗帘,是我从希腊一位老艺术家手里买来的。)

新的、旧的、残损的、原样的,抑或重新设计利用的……在我把这个家变得更丰富有趣的同时,也让我更认识和拓宽了自己。在这里,可以安静地享受一下午风和日丽,也可以和朋友看电影high到天亮。爱、热情、梦想,这些看似遥远又煽情的词汇,其实在每一个细节的坚持和实现中,成了筑家的瓦砖。


走上走下的那些故事

拾级而上,是一面镶着老玻璃木窗棂的高白墙,中央那片彩色玻璃拼接的十字架,让人仿佛置身国外乡村小教堂。主卧原为一上楼的全开放式,增加这面墙,满足了我对空间私密感的需求。推开拱形木门进入主卧,斜屋顶结构有点林间小木屋的感觉,层高在1.8米~3.5米,一点都不压抑。我对床品有着特殊的喜好,要么是深色的要么就是大花,深色床品让我有安全感。我尤其喜欢深色的东西,就像夜晚,有种包容感,会让我很舒服。

(斜屋顶的顶层主卧,犹如睡在森林木屋里。)


心心念的法国20世纪初粗陶老瓶子终于到手,摆在阳光房的大长桌上却略显落寞,没想到最后放在宜家Mid-Century Style的木柜子上和民国青花酱油瓶相映成趣,后面摆了两幅新秀艺术家的苏州园林煮茶小品,静静观看,画面中淡淡炊烟、茶香幽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这些小品,整个过道有了脑洞大开的别样清新……

(朱红色的DIY门板,是我自己设计让木工师傅制作的。)

顶层的希腊风情阳光露台

红色漆木门上的20世纪30年代铸铁手造型门扣,召唤着我,推开门,仿佛进入希腊的度假胜地,白色的拱形棚布如爱琴海翻腾的白色浪花在天顶飘浮,微风徐来,飘来户外的花香。随着时间的流逝,白色顶棚上会有点点泛黄,突然理解到时光的停驻,好多时光就流淌在白色的休闲沙发和实木长桌间的独处时光或者朋友间的下午茶里。


左侧的晾衣架是从国子监失物招领淘来的,让本来世俗的日常洗衣晾衣也变成了艺术行为。没有完美的装修,根据主人的内外变化在居住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才是家最有味道的地方。我隔段时间就会重新摆放一下屋里饰品的位置,让后淘来的物件以一种融合的姿态贴合进来。


(露台的无勾缝墙面砖效果,要的就是这种质朴古拙之美。)

(阳光露台,让我在喧哗的闹市,在6楼之上拥有了一个在户外亲近大自然的美梦。)

未来感科技宅+Vintage复古女的混搭

老公从小立志当科学家拿诺贝尔奖,高中时因为获奖被MIT(麻省理工大学)命名了一颗小行星。虽然他的诺奖之梦最终没有实现,但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热爱智能新品的欢乐科技宅男,也不妨碍他娶了一个心系过去、钟情老古董的vintage复古女。这种科技男+复古女的超级混搭也展示在家装之中。老公喜欢干净利落,于是家中设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隐藏收纳,这也使我的挂画摆件有了更自由的陈列空间。冷静硬朗的不锈钢、铸铁,温暖柔和的实木、老玻璃、布艺也在整个空间中和谐配搭、相映成趣。至于地台前的超大隐藏式地拉投影,则随时使整个复古空间变身现代炫酷家庭影院。

可爱的老公说以前觉得五星级酒店特别高档,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后,觉得还是家更温暖美好。生活让我们明白了家的真正意义。有人说女人是情感魔术师,“给她一堆食材,她为你变出一桌美食;给她一个房子,她可以为你变成一个家”,房子并不等于家,必须去关心、去经营、去生活,沾满自己的味道,才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家。

更多 >猜你喜欢
自律公约  | 人才招聘  | 用户协议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中国楼盘网

致电客服:139-2110-0677